阮姓文化研究唯一官网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问答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ruanchinacom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登录 注册
  • 切换风格
    快捷导航
    征集版主会员注册须知本站二维码
    查看: 8197|回复: 17

    五经世泽 千里家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13 21:38: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五经世泽  千里家声/ _& X; @& N$ w, }' l; s
            ——广西博白县英桥镇阮氏简介
    0 L! I1 S4 M0 P. |
    * s3 T" `- s* S; Y; X. R
      b" i- H# r* y! s/ v一 历史渊源9 Y- q- {6 W) S" b
            1、以国为姓,是皋陶氏之后。商代有阮国,是商的诸侯国,在今甘肃省泾川县境内。商末,西岐诸侯王姬昌灭阮国,原阮国王族相约以国名为姓,成为阮姓。后来,阮姓族人为避仇杀,分散到了各地。据《通志•氏族略》所载:"阮氏,商之诸侯,国在岐渭之间。周文王侵阮徂共见于诗,子孙以国为氏。"# t( @! Q& E9 x
            2、秦统一中国后,据《百家姓》记载,阮、谢、茅、伊四个姓氏同住甘肃省陈留郡。世人把“陈留”作为四姓的别称。相传封建社会这四姓互不通婚,以示近亲。
    3 Y3 s8 b' X2 H, f0 A- Y6 |        3.、三国两晋时期阮籍、阮咸为竹林七贤,彪炳于中国古代为学史。籍为叔咸是侄,故《幼学故事琼林》曰:“竹林乃叔侄之称”。因此竹林成为阮氏的美称。- y, u- J( B3 x  T0 I" F
            又传前汉时期,浙江阮肇、刘晨往天台山采药,巧遇二仙女求婚,后都结成佳侣,半年后肇返原籍,在桃洞村以医为业,世代相传。世称“桃洞仙郎”。因此“桃洞”也成为我阮氏美称。& T5 H8 d7 e; @
            4、我阮氏太宗祠大门联为“五经世泽;千里字声”。
    $ P. D' X& p, ]/ m        五经:指《诗》、《书》、《礼》、《记》、《春秋》等五部儒家著作。三国两晋时期曹操宰相阮 及其直系子孙连续五代盛读五经,成名成家,任职朝廷,文武双全,著书立说,为国为民,并列显位,是我氏祖先对国家的特殊贡献。《列传》刊载,读者皆知,泽及宗族,世代相传。: ^" b2 Y" K( S6 [7 m4 V7 `2 y
            千里:咸之子, 之孙,瞻,字千里。盛读五经,默识其要。先后任记室参军、太子舍人。其史略载入《列传》、《晋书》,家声远扬,四海皆知。
    # F6 ]: E8 j; o; K- R0 D4 K        5、据我阮氏族谱流水记载,我始祖艺庄工从福建珠矶街瓦子巷迁徙而来。传至今已二十多代,时间已五百多年,迁徙时间当是在明朝末年。; w- H7 A; A$ w9 o
            6、我阮氏一支,为避战乱、水、旱、虫等特大自然灾害的打击及瘟疫流行的肆虐,是多次展转迁徙的历史原因。. d& _/ Z- W6 [0 l9 M, v* X; W
    二、人口分布
    + B& S% t* {& w2 P   我艺庄公从福建迁来后,以英桥镇为发祥地。公之后裔,有五大房,现总人口约     万人。主要分布在桂粤两省区。少量迁往海南省及越南。分布在广西的博白、钦州、合浦、防城港、陆川、宾阳;广东的廉江、湛江及越南等地。
    ! m7 \' M) z- a1 f" ]三、宗族文化
    ( U4 ^; ]$ ?; U3 W: A2 h        1、有族谱流水,记载较祥,代代相传。内容含族规民约、人口分布及世系、一房一柱一户人丁繁衍情况、人死后葬何处、墓地何形式、座何字向等。. g8 s+ ?$ e, j( _9 U! f
            2、聚族而居,以乡村聚落为主,多沿江沿河分布,房屋多取座北朝南座向。常是一个聚落中同宗同房同柱的按世系设一个或若干个祖堂,逢年过节集中祖堂祭拜祖先,清明节、重阳节则到墓地祭拜。
    " F# b/ U  C) r6 r        3、我英桥阮氏一支,建有阮氏大宗祠,灰制艺庄公始祖夫妻墓各一座。祖祠于1924年(甲子年)被匪贼烧毁,次年照旧样修复。为更好的追宗念祖,于1994年(甲戌年)重建。重建我阮氏太宗祠后,于每年重阳都举行隆重的祭祠及祭我艺庄公始祖夫妻庆典活动,集中体现了敬祖强宗,慎终追远的传统家族伦理思想。
    1 C: G- I( G  B# H5 C) ?        4、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它的思想精髓,集中表现在《周易》中的两个命题上,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团结、和睦、自强、进取,是我英桥阮氏一支的精神风貌的高度概括。1 u! d- w1 Z$ N/ S/ K
            5、语言属客家方言。
      J5 o- e- x6 |& H        6、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多煎炒,尚香辣。因地处南方亚热带,喜饮茶,饮食多冷制品。
    1 `. z1 b4 O, V+ o2 y$ ^/ u        7、重耕崇文,习武尚商的思想代代相传。耕丰读显,有商能富的思想观念一脉相承。# I1 c" g6 b+ l! {% J6 z# x
            清朝同治四年调元公中进士,光绪二年耀宗公中武举。有“文魁”“武魁”匾高悬我太宗祠正厅。
    2 k8 D$ m4 _! `; i! o% |        (2)改革开放以来,我英桥阮氏裔孙考入全国大专院校很多,还未统计,如考入北大、北航、北邮、武汉大学等名校 。4 ^' A+ A' y8 j6 P. b
            8、成立了“阮氏太宗祠教育发展基金会”,以奖励帮助每年考上大专院校及取得学位的我阮氏后代。

    点评

    宗族的作用  发表于 2011-10-28 08:21
    发表于 2011-10-13 23: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博白阮氏重耕崇文,习武尚商的思想代代相传。赞一句!{:soso_e17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4 01:54: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阮氏历史源远流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4 05:4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阮万涛 于 2011-10-14 11:56 编辑 5 h: t1 d8 L+ b9 f# @$ O( h
    " w5 m4 ~# n- E, R, B1 l% }
    广西博白县英桥镇阮氏宗亲做得很好!赞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4 08:45:39 | 显示全部楼层
    广西博白县英桥镇阮氏宗亲做得很好·值得我们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4 09:4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4 10:3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4 16: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5 05:49:36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5 08:37:43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