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2-6-16 08:02:59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平铁路甘肃段因涉文物保护停工数月
4 V8 S8 L/ u w [7 r P 两边都耽误不起的“僵局”该如何化解?——国家重点工程西平铁路甘肃段因涉文物保护停工调查
. R/ ?% D( f; N5 @2 u$ K( ~% I, W; e$ C
记者宋常青$ P# Z8 h4 j: B8 F
8 h9 w9 G7 U$ C9 N& P# l7 {
连接陕西、甘肃两省的西平铁路是国家“十一五”时期重点项目,最近因涉及文物保护问题停工数月。一边是重点工程建设迫在眉睫,一边是文物古城不可侵犯,哪边都耽误不起的“僵局”又该如何化解?9 L9 X c# |% t9 A+ ^
& a( V* O; j# l1 @( t) q( ~ 铁路按规划将穿过距今三千多年的古城0 Q& g! l! Q0 ?6 r
" [- Y4 E" U2 r& }4 S% O( @; x# u
全长260余公里的西平铁路连接陕西省西安市和甘肃平凉市,对促进沿线经济发展和完善全国铁路骨架网有重要意义。中铁一局西平铁路工程指挥部负责平凉南站到陕西省咸阳市彬县太峪隧道接轨点156公里施工任务。施工队伍2008年底进场施工,合同工期2011年2月,后变更为2012年底。
) H* B. t4 L+ G6 h6 l% N% p% G2 T, @( N
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黄钊说,工程前期进展顺利,但2011年10月铺轨到平凉市泾川县城关镇时,由于拆迁工作进展缓慢,部分施工单位不得不陆续停工。8 Y8 K$ f t, e; n! r/ k5 l9 R
, W1 c% t6 \8 V& V3 y) ^& a4 y+ K
负责实施拆迁任务的泾川县表示,当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国家重点工程建设,自铁路施工以来千方百计推动拆迁工作。目前拆迁工作难推进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铁路选线影响到文化遗址保护。, V" ?( x# q7 D' K2 |
5 `$ y; ]# s" j$ A5 K
泾川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怀群介绍,铁路按规划将穿过距今三千多年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泾川县古址泾州古城。古城附近还有商周祭天祭坛和阮姓先祖祖陵。铁路将遗址一分为二,破坏了部分古城墙。
- ?" j4 F; G# H4 e# U+ E% d: R/ x: W+ U( @
当地干部介绍,国家文物局就此曾致函、致电甘肃省文物保护部门,要求保护遗址,协调调整铁路设计方案。今年3月12日,国家文物局办公室专门下发《关于新建西安至平凉铁路涉及泾州古城选线方案的意见》,重申这一要求。5 s: [& B( R, l& u
. W; X, c/ ?' Q& \ 同时,铁路距曾出土佛舍利的大云寺唐代地宫不到100米,当地干部担心铁路建设、营运影响地宫保护。2 y' Q' |1 I1 ~* L9 r4 w
) f- ~* V) E1 C; O 施工方回应质疑:设计立项开工均经完整程序
! \. p0 B% K! {6 I& n: P- F3 a- Z* O, @: {- _
施工方表示,西平铁路作为国家“十一五”期间重点工程,从可研到设计到立项到开工建设,均经过了一系列完整的审查审批等法规程序,否则也无法开工建设。1 f! q- S# v' X1 u
! A2 ?% d0 U( E) R
施工方介绍,受铁道部委托,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是2006年8月至10月完成的西平铁路线形勘测。按规范,期间设计单位需与沿线各县区政府、文物部门和规划部门进行工作衔接,征询和听取建议和意见,最后由县级政府在同意线形规划上签署意见,作为线路设计定测的依据。因此,西平铁路能够开工,是已经征得政府和相关部门认可同意的。- x, L m" Q4 k9 {! j
, g2 O( m6 ?( S, l, S 黄钊认为,泾州古城遗址和大云寺唐代地宫遗址,不是西平铁路2006年勘测设计后才有的文物古迹。西平铁路可研阶段勘测选线时,应当已经就这些问题进行了协商。甘肃省文物局也于2006年12月13日以甘文局函发【2006】27号《甘肃省文物局关于同意新建铁路西安至平凉线通过泾川古城的函》,原则同意西平铁路通过泾州古城。, D" |) v* w, M) T6 H. R
) ~$ C+ d; e9 ? 施工方表示,今年3月12日国家文物局网站上出现《关于新建西安至平凉铁路涉及泾州古城选线方案的意见》后,业主单位西平铁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派专人就此问题赴甘肃省文物局等部门进行答复,并呼吁鉴于工程主体已完成98%以上的客观事实,请求派员前往国家文物局进行汇报和协商。
. ?+ l& A' M, e* L7 {* a7 {6 X* K+ @2 G% ?1 [5 j, L1 a
黄钊表示,作为施工方在没有接到业主单位明确停工要求的情况下,只能够按照合同和工期要求继续施工。
1 @. m* z: ?$ w$ @
# L2 ?) K: h# @ 停工影响严重期待尽快协调解决问题, n+ m8 R8 a9 ^ p& q( _, a
! _, z6 l$ s; C3 m1 d 一边是国家重点工程工期压力巨大,一边是文物保护各项法律法规严肃要求,西平铁路甘肃段施工目前已经进入僵局。停工时间越长,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越大。
+ C4 b3 ^$ A2 m) w' X, b1 h
: A3 `7 y% z$ X. ^2 m( A 施工方第六项目部负责轨排和32米T型梁铺架。项目部经理蔡红斌说,停工导致后续108公里铁轨和587孔桥梁无法铺架。在项目部铺架基地,大量轨枕、轨排等积压在货场,300余人停工待命。/ [/ D( j5 ]: g% k
' K) V" a" h) U1 x7 C6 e 工程第四项目部负责T型梁预制。项目部经理范红军说,工程需要的1773片T型梁中,尚有500片左右因场地已摆满成品无法生产,影响全线T型梁架设。他说,一些项目部管理人员和工人达两三百人,停工导致设备租赁费用、人员工资负担日益加重。
) B. f1 @1 R% F" F' M2 N: y; @ a8 w0 G( @0 E& l
泾川县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地也因工程停工遭受了巨大压力。他们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尽快就铁路规划改线问题进行协调,并建议重新规划以建设隧道的方式避免古迹受损。
6 w% E! W* Q! e9 |9 F* ?, |9 a0 V* C, A- ]6 x) Y9 h
对此,施工单位表示,西平铁路主体工程已接近完工,仅甘肃省用于泾川县征拆的资金已一个多亿,重新选线将面临已完工隧道、桥涵和路基工程废弃以及已拆迁群众如何安置等一系列问题,后续影响巨大。: e u; j( H/ B$ x: p5 @- X
! J9 i/ F4 |, U4 `9 b7 J# H; K) R
目前,甘肃省相关部门和铁路业主单位已经就铁路设计和文物保护冲突的问题进行了多次协调。西平铁路工程指挥部和泾川县均呼吁国家协调有关部门尽快解决当前问题,争取早日复工,按期完成铁路建设任务。3 q8 {, t( }3 c [- F" x4 \
6 s0 w( ]$ F/ j6 N1 x: C3 r6 C" I+ j: 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