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姓文化研究唯一官网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问答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ruanchinacom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登录 注册
  • 切换风格
    快捷导航
    征集版主会员注册须知本站二维码
    查看: 8891|回复: 15

    【转】刘占锋委员:阮籍1800周年诞辰是开封难得的历史性机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23 11: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阮籍1800周年诞辰是开封难得的历史性机遇
                                                                       ——关于纪念阮籍的思考
                                                                               刘占锋
        今年是道家重要代表人物阮籍诞辰1800周年。隆重纪念这位在中国思想史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掘和充实开封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内涵,提高开封文化在海内外的影响力,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应有之义。
         一、阮籍的历史地位决定了这一纪念活动的历史必要性
         阮籍,字嗣宗,我市尉氏人。“三阮”即指阮籍和他的父亲阮瑀、侄子阮咸。
         其父阮瑀,汉魏著名诗人、散文家,“建安七子”之一。其傲然独得、任性不羁的气概、才思敏捷、超群出众的才华,使其深受曹操的赏识和时人的推重。作为曹操的司空军师祭酒、丞相军师祭酒,当时有关军国的主要书笺,多由他和陈琳起草。且能马上具草,一字不易。阮瑀不仅深为曹操器重,且与曹丕拥有足以托孤的莫逆之交。阮籍三岁时,阮瑀病故,曹丕特作赋以叙“其妻子悲苦之情”。
        阮籍深受其父影响,少有大志,博览群书,尤好老庄,思想深邃,才华出众。《晋书•阮籍传》说:“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阮籍的一生,既经历了曹氏父子革新吏治、统一中原的兴盛时期,又经历了魏晋易代、世有多故的苦难岁月。时代性的大变迁、大转折,对阮籍的人生道路产生了深刻影响,也使其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逐步由儒家的“济世”理想转向以道家的“自然之道”批判儒家的礼法名教。阮籍著述原有诗文集十三卷,历代多有亡佚,至明代或作为二卷,或作为六卷。阮籍是魏晋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其文学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唐包融,宋苏轼,明李梦阳等,历史上文人学士临尉,无不登上啸台题诗作赋,以作纪念。毛泽东同志在谈论魏晋南北朝时,针对中唐以后韩愈等提出的“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观点,指出:“魏晋南北朝时代是个思想解放的时代,道家、佛家各家的思想,都得到了发展。”他还说:“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阮籍的《大人先生传》很有名。玄学的主流是进步的,是魏晋思想解放的一个标志。正因为思想解放,才出了那么多杰出的思想家、作家。”八五期间,国家重点图书规划——中华历史文化名人评传中,儒家、道家、兵家、改革家、史学家共五个系列,每个系列遴选十位代表人物,总计五十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各种历史文化名人灿若星河,能跻身其中十分不易。河南入选九人,其中:道家四人,分别为老子(鹿邑)、吕不韦(濮阳)、阮籍(尉氏)、王弼(焦作)、郭象(沁阳);儒家二人,分别为韩愈(邓州)、二程(程颐、程颢,二人为一本评传,洛阳);兵家一人,岳飞(汤阴);史学家一人,司马光(光山)。由此,阮籍在我国思想文化史册上地位之重要可见一斑。
         其侄阮咸,崇尚老庄、不拘礼法、放达不羁,与阮籍十分相似。《晋书•阮咸传》载:“阮咸贞素寡欲,深识清浊,万物不能移。若在官人之职,必绝于时。”这恰恰体现了老庄玄学的精神本质。遗憾的是,阮咸没有文学作品流传下来。其音乐造诣尤为世人称道。阮咸对音声的感知被时人称为“神解”,同时又是当时的琵琶大家。武则天称帝时,有人在古墓中得一“似琵琶而身正圆”的铜器,与“竹林七贤图”中的阮咸所弹的那件乐器相似。当朝太常少卿元行冲认为此乃阮咸所制乐器,就命人改用木头依样制作。此琴果然声音高雅、清亮。于是,这种一度被称为中国琵琶或汉琵琶的乐器,就有了自己专用名称——阮咸。后来,人们根据其形制大小,又将其分为大、中、小阮。
         纪念阮籍,实际上是纪念“三阮”。“三阮”重要的历史地位,应该是我市一项十分珍贵的文化资源。
         二、深入研究与大力弘扬阮籍思想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几千年来,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基本上一直主导着中华民族发展方向与道路。儒家学说先弱后强,道家学说则先强后弱。这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在人类社会科学技术水平低下、对大自然的认识一片茫然的历史阶段,出于对大自然的敬畏,道家的崇尚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就大有市场;而人类社会发展到自信能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阶段,道家学说的地位、分量自然就不可避免地开始降低。取而代之的则是主张积极进取的儒家学说。因为,在社会生产力尚不发达,物质生产供不应求的发展阶段,社会的主导者,即国家的统治阶级往往注重的是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他们需要儒家的积极进取精神。加上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尚不可能给自然环境造成大的破坏,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就不可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样,儒道两家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主导地位的强弱互换运动也就不可避免。
         事实上,儒家与道家之所以能够千年传承而不息,根本原因还在于它们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要求。区别主要在于着眼点或侧重点不同罢了。著名学者汤一介先生说,从中国哲学与文化发展的历史上看,也许可以说,儒道两家在思想上形成了一种互补的格局,如果说儒家的特点表现为一种人文主义,那么道家的特点则表现为一种自然主义。儒家大体上是从追求人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而发展为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即社会的和谐),这就是儒家“和为贵”的思想。道家则是从认识自然的和谐而发展为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这就是道家“崇尚自然”的思想。如果说,长期以来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进程中“崇儒抑道”有其社会发展水平这个大背景的话,那么,目前人类所面临的发展困局则必须扭转这一态势,使二者真正相辅相成,推动科学发展,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目前人类社会的发展困局是什么?人类自身发展中的平衡问题,更有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人类自身发展中的平衡问题,既有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地域与地域之间的关系问题,也有人的精神生活问题。比如,社会生活中赤裸裸的拜金主义,不择手段地尔虞我诈,人际关系的冷漠,孤独,人格分裂,精神空虚,杀人、自杀事件日益增多,等等,正在使人失去生活中应有的快乐和本来的意义,甚至可能导致人类社会的最终解体。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更多更突出。如气候变化问题、环境污染问题、水土流失问题、生态平衡问题、资源枯竭问题,等等。如果说前者可以通过儒家“追求社会和谐”的思想或发动战争来解决的话,后者则必须通过全人类在取得共同认知的基础上,采取共同行动才能得到解决。否则最后灭亡的将是人类自己。1992年,1575名科学家联合发表了《世界科学家对人类的警告》:“人类和自然正走上一条相互抵触的道路。”2002年7月9日,世界野生动植物基金会公布了一份名为《我们生存的星球》的研究报告。该报告引用从世界各地获得的科学数据指出,目前人类对地球资源的掠夺性使用已经大大超出了地球的承载能力。随着地球资源的耗尽,人类面临的选择只有两个,要么大幅度地并且尽快减少对地球资源的掠夺,要么在2050年以前寻找到其他星球来安置人类,否则地球将面临灭顶之灾。从这个意义上说,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当是人类面临的最重大、最根本的问题。
         这个发展困局,既是中国面临的问题,也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既是发展实践问题,也是发展的指导思想问题。如果我们将其放到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一番思考的话,针对目前的发展困局,西方可以从“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找到症结,而我们则可以从“崇儒抑道”的文化传统上找到根源。
         要破解这个困局,要实现全人类的共同行动,靠战争不行,因为战争本身就是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靠国家间签订协议也不行,最近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热热闹闹好几天最终也未能达成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协议。破解这个困局,只能解铃系铃,通过树立新的思想文化观念来实现。在这一点,中外贤达是有共识的。达尔文为纠正其进化论带给人类太过注重生存竞争、弱肉强食的负面影响,又专门出版了《人类的由来》一书,证明人类之所以能够生存,不仅靠竞争,靠斗争,还必须团结互助,甚至自我牺牲。第一次世界大战过后,西方思想界就对欧洲人为何会自相残杀进行了反思,并掀起一股仰望东方,学习东方文化的热潮。当时《老子》、《庄子》非常流行。仅《老子》德文译本就有五六十种。二次大战以后,欧洲再次出现了这种反思热潮,除《老子》、《庄子》外,又增加了禅宗、中医、《易经》等等。在最近召开的2010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重新思考我们的价值观”已成人们共识。季羡林先生曾经用“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来比喻在主导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东西方文化关系。在西方文化推动人类社会进入现代社会以后,面对与其俱来的日益严重的“现代问题”,“三十年河西要过,我们就像接力棒一样,在西方文化的基础上,接过这一棒,用东方文化的综合思维方式解决这些问题,去除掉这些弊端。”(季羡林《21世纪:东方文化的时代》)
             三、隆重纪念阮籍是加强海内外联谊的难得机遇
         与许多历史名人不同的是,阮籍的籍贯地不存在任何争议。不但海内外阮氏宗亲众口一词承认尉氏阮庄是其祖居之地,而且其支脉分布广泛、影响巨大。
         阮姓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姓氏。自伏羲少子栿赐以阮姓以来,至今已经7000多年了。2700多年前,周灭阮国,阮国最后一位君侯逃到尉氏,隐姓埋名,繁衍生息。到了汉朝,尉氏阮姓已成陈留郡的望族。此后,阮姓陆续向外播迁,至今已遍布全国及越南、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泰国、意大利、匈牙利、英国、美国。在越南,阮姓已成国姓。清代之前,越南叫安南,其开国之主阮福映在遣使入贡时,建议改安南为越南,经清廷允许,正式以越南为国名,阮福映被封为越南国王。阮姓还是福建客家之始祖。南朝元嘉二年(公元425年),阮弥之奉调任昌国郡守,开始在此地创办学校,特邀阮咸后人和中原文人赴闽任教。他们在闽繁衍生息,后来成为客家人的主流。至今已有1580多年了。现在福州市尚存有1500余年前之阮氏祠堂。
         阮氏宗亲分布广泛,寻根问祖热情很高。现在自认尉氏阮姓为始祖的不胜枚举:解放军总装备部副部长阮朝阳、武汉市市长阮成发、北京市国资委主任阮少华、浙江诸暨市、黑龙江大庆市广东湛江等市的市委政法委书记;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模具CAD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上海模具技术研究所所长、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上海交通大学C3P联合研究室主任、瑞士FEINTOOL公司高级顾问阮雪榆、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香港凤凰卫视资深主持人阮次山;05、06两次入选胡润中国慈善排行榜的浙江阮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阮铁军、广东亚洲国际物流集团负责人阮林君、吉林四平阮氏教育集团负责人阮少敏,等等。阮氏宗亲对于寻根问祖更是热情有加。国外阮姓十年前就向福建阮姓宗亲会建议举办世界阮姓恳亲会。福建阮氏宗亲会负责人说,我们的根在河南尉氏,这会最好在尉氏祖源地开。国内外阮姓宗亲联谊会都同意这个意见,希望能在尉氏举办世界阮姓恳亲会。另外,美国加州北京阮氏公所阮长才、台湾张华财团法人阮姓宗亲会董事长等都表示,要积极参加阮籍纪念活动。日本冲绳“阮氏我华会”听说尉氏要修复阮籍啸台、建立阮姓祖源碑,会长阮世行等专程送来175万日元捐款;如开展纪念阮籍诞辰1800周年活动,他们不仅要组团参加,而且要捐修到阮籍墓的祭祀道路。此外,香港、台湾、福建、江西、湖北等地、我省开封县、兰考、睢县、沈丘、新县等地的阮氏宗亲都要积极参加。北京钧天坊古琴研发中心、大连大学音乐学院林吉良、孙伟教授表示,如果尉氏举办纪念人籍诞辰活动,他们不仅积极参加,而且要带上阮乐团一起来。
         鉴于上述,抓住时机,隆重举办纪念阮籍诞辰1800周年,不仅对于团结海内外阮氏后裔,对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发展地方经济很有必要,而且其经济学意义也是不可低估的。
    发表于 2010-11-23 16: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了这篇文章热血澎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3 21: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5 00:3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5 11:4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5 13: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30 08:27:02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soso_e179:}{:soso_e17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30 20: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30 21: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31 09:47: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章很值得一读,以前通过一些历史资料及看央视10频道百家讲坛播出的“竹林七贤”节目对阮籍有所了解,该篇文章对深入研究与大力弘扬阮籍思想和历史地位意义重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