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姓文化研究唯一官网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问答
  •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添加方式:
    1:搜索微信号(ruanchinacom
    2:扫描左侧二维码
  •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登录 注册
  • 切换风格
    快捷导航
    征集版主会员注册须知本站二维码
    查看: 21888|回复: 48

    阮贤榜同志逝世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27 10: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阮小华 于 2011-4-27 10:28 编辑

                                                                        

    阮贤榜同志

    阮贤榜同志

       离休干部、老红军、安徽省军区原副司令员阮贤榜同志(副兵团职待遇),因病于2011年4月25日在南京军区总医院逝世,享年103岁。

      阮贤榜同志系湖北省通山县人,1909年7月出生,1929年12月参加革命并入党。历任共青团区委书记、县委书记、中心县委书记、湖北东南少共道委组织部部长、中共湘鄂赣东北特委组织部部长、民运部部长、政治教导员、团政治处特派员、组织股股长兼总支书记、团政治处副主任、政治委员、团长、师参谋长、无锡警备司令部副司令员、教导旅旅长、政治委员、军分区司令员、苏南军区参谋长、十二军副军长兼参谋长、浙江省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等职。曾参加5次反“围剿”、临韩战役、朝阳集战役、胶河大捷、白塔埠歼灭战、金马驹歼灭战、孟良崮战役、莱阳战役、渡江战役等战役战斗;荣获“一级解放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1978年4月离职休养。


                                                                               个人经历
          中共黄沙区(原称大永区)苏维埃政权成立后,阮贤榜担任少共区委书记,负责儿童团工作,领导儿童团站岗放哨、送文件报刊、监视奸商活动、禁止吸运鸦片、禁止赌博、禁止娼妓活动、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等,尤其是在捣毁神像、捉土豪游乡的斗争中,起了较大的作用。
           1936年,红16师交给阮贤阮贤榜榜110名伤员,除20多名轻伤员被军分区接回外,其余由阮贤榜带入深山,后被敌军困在山上,阮贤榜决定由县委组织部长带领30名轻伤员突围,他带领40多名重伤员沿深山老林向八排山转移,经历了许多艰辛,阮贤榜带领40多名重伤员来到八排山,和县委组织部长带领30名轻伤员会合,组成了一个游击大队,他任政委。这支部队只有两支短枪,但坚持了游击斗争,最终回到湘鄂赣东北特委。
    阮贤榜后任湘鄂赣军区民运部部长、新四军第一支队营教导员、团政治处特派员、第四支队团政治处组织股股长、营教导员、2师4旅团政治处副主任、淮南军区团政委、4旅团政委、华东野战军2纵4师12团政委、团长、5师参谋长。参加了鲁南、孟良崮、渡江等战役。
         1947年阮贤榜任华东野战军2纵4师12团团长时,参加讨伐郝鹏举战斗。12团与敌在白塔埠镇前形成对峙,师长朱绍清打来电话,要12团撤出战斗。阮贤榜觉得夜间有把握攻下白塔埠镇,且白天撤出战斗伤亡较大,向朱绍清提出天黑攻下白塔埠镇后才撤出。纵队司令员韦国清同意了他的意见,并要纵队副参谋长吴华夺用电话专线与阮贤榜联系。夜间,12团激战4个小时,全歼敌集团军总部机关、第4师和警卫团、骑兵团等部,俘敌数千人,活捉了郝鹏举。
    华东野战军发起孟良崮战役
           孟良崮战役中,12团担任攻击高举山,守敌为国民党军83师一个美式装备加强营。师长朱绍清命令阮贤榜100分钟内打下高举山。阮贤榜带两个营,每人带8个手榴弹,在暗夜中摸到敌阵地前沿,用集束手榴弹杀伤大量守敌,并打退来援之敌,仅用70分钟边拿下高举山。建国后,任苏南军区参谋长。
    1954年毕业于军事学院。后历任12军副军长、浙江省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1966年12月23日深夜,“浙江省红色造反联络站”等组织在“首都三司驻杭联络站”的策划支持下,以追查省委存放在省军区所谓的黑材料和揪省委书记陈伟达为借口,纠集了一千多名造反派第一次冲进了省军区司令部大院。12月24日,浙江大学造反派派出张根生等六人赴京向中央军委告省军区窝藏黑材料,窝藏当权派。   
    对于冲击浙江省军区事件,林彪在1966年12月27日发出了《关于浙江问题的重要指示》,这个文件说:十二月二十七日杜屏同志电报向林副主席报告了浙江省军区与浙江大学红色造反联络站谈判情况,当天下午五点半,林彪同志指示:要把学生的工作,当作群众工作来做,这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不但不应该就这个问题引起军队与学生的对抗,而且应当借这个机会,大力加强和革命学生的团结。处理这个问题的原则要重申以下三条:
    (一)领导同志要挺身而出,同群众见面。既不能躲,也不能压,愈躲愈压愈糟糕。  
    (二)对学生提出的正确批评,要诚恳接受、完全接受。自己做错的要坦率进行自我批评。他们合理的要求,凡能做到的,要完全做到。对他们不正确的意见和不合理的要求,要进行解释和教育。
    (三)从头到尾要贯彻对学生热情、友好、耐心的态度。在耐心的问题上,军队上要作出榜样。听了反面的话,绝不能粗暴,发脾气。 同一天,毛泽东对这个文件批示道:“林彪同志,此件应发到全军营以上各级机关去。”  
    1967年1月2日,南京军区政委杜平给省军区打来电话:浙江大学张根生等六人,去年12月30日到达北京,向中央军委告浙江省军区政委龙潜的状,说龙潜干涉地方文化大革命,窝藏省委黑材料和省委负责同志等,军委答复三条:一、你们的革命行动我们坚决支持,你们揭浙江省军区的问题我们欢迎;二、浙江省军区有错误就要认真检查;三、责成南京军区派人到浙江省军区共同商量解决问题。”
          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出关于浙江最近发生事件的决定:浙江省革命造反联合总指挥部最近关于追查黑材料,寻找陈伟达进行谈判,要求当局执行军委三点指示,要求当局将高干子弟交出归案法办等等,所进行的群众斗争是革命的行动,中央予以支持。由于上述斗争不仅为浙江党政军当局所压制,而且引起多次群众斗群众的恶例,特别是一月二十六日事件,又在中央军委上述的决定发表之后,更加不能容许。这样激起革命造反联合总指挥部所属群众,先后进驻军区大院,其责任应主要由浙江省委,部分由军区某些领导人来负。中央对此表示极大关怀。中央对在上述斗争中,一切负伤和受辱的同志,不论事出何处,一律表示同情和慰问。伤的应予治疗,受损失的应予赔偿,如果查出有幕后策动群众斗争群众的主使人应予以严办。为迅速平复这一事态,以利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进行,中央特派南京军区政委杜平同志陪同浙江军区副司令员阮贤榜同志和中共中央办公厅丁钧同志前往杭州,会同浙江省委和浙江革命造反联合总指挥部负责查办此事,及其有关问题,并将结果报告中央批准。  
    1967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成立浙江省军事管制委员会。军管会由驻浙江部队负责人组成,龙潜为主任,阮贤榜、曹思明、南萍、陈励耘为副主任。省军管会平息武斗,恢复生产,疏通运输渠道,在动乱的环境下起到了控制局面的作用。但是省军管会在“支左”问题上意见相左,步调各异。南萍、陈励耘指责龙潜和省军区搞“二月逆流”,致使一些群众组织到省军管会驻地大院静坐示威。8月中共中央决定改组浙江省军管会和浙江省军区,南萍被任命为浙江省军管会主任,陈励耘为副主任,龙潜和阮贤榜不再担任军管会领导职务。  
            1969年1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解决浙江问题会议,南京军区许世友、杜平、钱钧、省革委会南萍、陈励耘、熊应堂、省军区阮贤榜、李国厚、罗晴涛及陈德先参加了会议,会后阮、李、罗留在北京作检查,后被送到五七干校劳动。
    阮贤榜后担任安徽省军区副司令员。 1975年,指挥部队参加淮北抗洪抢险。

                                                              主要功绩
        1932年秋,鄂东南道委根据半争形势,成立了大(冶)阳(新)鄂(城)、咸(字)蒲(圻)通(山),龙湖瑞三个中心县委和苏维埃政府以及军中指挥部。阮贤榜调任为大阳鄂少共中心县委书记,经常在慈口一线活动,亲自带领游击队员,白天保护群众下山春耕生产,夜晚就深入到敌人据点周围的村庄,一面发动组织群众,一面监视敌人动向。一旦与敌人相遇,就选择其弱点狠狠打击。并经常切断敌人的通讯及交通运输线,袭击反动民团,夜袭敌人岗哨,打得敌人心惊胆战,日夜不安,最后只得龟缩在据点里,不敢轻举妄动。有力保障了苏区生产的安全进行。



    发表于 2011-4-27 15:3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阮万涛 于 2011-4-27 20:21 编辑

    沉痛哀悼!阮氏宗族的重大损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7 15:4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阮万涛 于 2011-4-27 15:42 编辑

    将军驾鹤天垂泪,
    滚滚轮音地举哀;
    功勋卓著英名在,
    竹林宗亲送如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7 15:4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7 19:2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阮礼军 于 2011-4-27 20:19 编辑

    沉痛哀悼阮氏开国将军阮贤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7 19:4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阮礼军 于 2011-4-27 20:02 编辑

    开国将军阮贤榜

    开国将军阮贤榜

    惊闻老将登仙去,
    滚滚哀音动地来。
    誓承先辈凌云志,
    重现竹林旷世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7 20: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阮礼军 于 2011-4-27 20:21 编辑

    开国将军阮贤榜主要功绩
            

    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1932年秋,鄂东南道委根据半争形势,成立了大(冶)阳(新)鄂(城)、咸(字)蒲(圻)通(山),龙湖瑞三个中心县委和苏维埃政府以及军中指挥部。阮贤榜调任为大阳鄂少共中心县委书记,经常在慈口一线活动,亲自带领游击队员,白天保护群众下山春耕生产,夜晚就深入到敌人据点周围的村庄,一面发动组织群众,一面监视敌人动向。一旦与敌人相遇,就选择其弱点狠狠打击。并经常切断敌人的通讯及交通运输线,袭击反动民团,夜袭敌人岗哨,打得敌人心惊胆战,日夜不安,最后只得龟缩在据点里,不敢轻举妄动。有力保障了苏区生产的安全进行。
      1933年冬,阮贤榜调到少共鄂东南道委担任组织部长。1934年初又调到北路指挥部负责青年工作,经常带领民兵,出生入死,打击敌人,屡建战功。
      阮贤榜先后参加湘鄂赣苏区五次反“围剿”战争。在苏区反“围剿”中,他组织3个便衣队和3个少共国际团配合红军主力作战。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部队撤离根据地后,湘鄂赣苏区进入极其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时期。为适应游击战争的需要,湘鄂赣省委以黄龙、幕阜山脉为根据地,决定组建东南、西南(湘)、东北(赣东北)、西北(鄂)四个特委和军分区,坚持开展游击战争。阮贤榜时任鄂东南道委巡视团组长。他在《忆鄂东南土地革命斗争史实》中回忆道:“我中心区鄂东南道委、政府、指挥部党政军机关所在地龙港,距离阳新城只有十华里,整个苏区的基本区、游击区只有二三百万人口。在这样狭小地区能够建成巩固的革命根据地,成为湘鄂赣、湘鄂西、鄂豫皖对敌三角斗争的鄂东南中心可以说是个奇迹。”1936年,红16师交给阮贤榜110名伤员,除20多名轻伤员被军分区接回外,其余由阮贤榜带入深山,后被敌军困在山上。阮贤榜决定由县委组织部长带领30名轻伤员突围,他带领40多名重伤员沿深山老林向八排山转移,经历了许多艰辛,终来到八排山,和县委组织部长带领的30名轻伤员会合,组成了游击大队,并由他任政委。这支部队只有两支短枪,但仍然坚持武装游击斗争,最终率部回到湘鄂赣东北特委。

    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爆发后,阮贤榜先后担任湘鄂赣军区政治部民运部部长,新四军第一支队一团二营政治教导员,团政治处特派员,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第四支队十四团政治处组织股股长兼总书记,特务团营政治教导员,第二师四旅十二团政治处副主任,淮南路东联防司令部独立第三团政治委员、第四旅十二团政治委员,与日寇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

    解放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阮贤榜先后任华东野战军第二纵队四师十二团政治委员、团长,第五师参谋长,无锡警备司令部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苏南军区教导旅旅长兼政治委员。参加了金牛山、临韩、朝阳集、泗洲、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南马、临朐、胶东、莱阳、益林等战役或战斗,为推翻国民党腐败政权和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贡献。
            中共黄沙区(原称大永区)苏维埃政权成立后,阮贤榜担任少共区委书记,负责儿童团工作,领导儿童团站岗放哨、送文件报刊、监视奸商活动、禁止吸运鸦片、禁止赌博、禁止娼妓活动、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等,尤其是在捣毁神像、捉土豪游乡的斗争中,起了较大的作用。
      1936年,红16师交给阮贤阮贤榜榜110名伤员,除20多名轻伤员被军分区接回外,其余由阮贤榜带入深山,后被敌军困在山上,阮贤榜决定由县委组织部长带领30名轻伤员突围,他带领40多名重伤员沿深山老林向八排山转移,经历了许多艰辛,阮贤榜带领40多名重伤员来到八排山,和县委组织部长带领30名轻伤员会合,组成了一个游击大队,他任政委。这支部队只有两支短枪,但坚持了游击斗争,最终回到湘鄂赣东北特委。
      阮贤榜后任湘鄂赣军区民运部部长、新四军第一支队营教导员、团政治处特派员、第四支队团政治处组织股股长、营教导员、2师4旅团政治处副主任、淮南军区团政委、4旅团政委、华东野战军2纵4师12团政委、团长、5师参谋长。参加了鲁南、孟良崮、渡江等战役。
           1947年阮贤榜任华东野战军2纵4师12团团长时,参加讨伐郝鹏举战斗。12团与敌在白塔埠镇前形成对峙,师长朱绍清打来电话,要12团撤出战斗。阮贤榜觉得夜间有把握攻下白塔埠镇,且白天撤出战斗伤亡较大,向朱绍清提出天黑攻下白塔埠镇后才撤出。纵队司令员韦国清同意了他的意见,并要纵队副参谋长吴华夺用电话专线与阮贤榜联系。夜间,12团激战4个小时,全歼敌集团军总部机关、第4师和警卫团、骑兵团等部,俘敌数千人,活捉了郝鹏举。
      孟良崮战役中,12团担任攻击高举山,守敌为国民党军83师一个美式装备加强营。师长朱绍清命令阮贤榜100分钟内打下高举山。阮贤榜带两个营,每人带8个手榴弹,在暗夜中摸到敌阵地前沿,用集束手榴弹杀伤大量守敌,并打退来援之敌,仅用70分钟边拿下高举山。建国后,任苏南军区参谋长。

    和平时期

      1954年毕业于军事学院。后历任12军副军长、浙江省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1966年12月23日深夜,“浙江省红色造反联络站”等组织在“首都三司驻杭联络站”的策划支持下,以追查省委存放在省军区所谓的黑材料和揪省委书记陈伟达为借口,纠集了一千多名造反派第一次冲进了省军区司令部大院。12月24日,浙江大学造反派派出张根生等六人赴京向中央军委告省军区窝藏黑材料,窝藏当权派。
      对于冲击浙江省军区事件,林彪在1966年12月27日发出了《关于浙江问题的重要指示》,这个文件说:十二月二十七日杜屏同志电报向林副主席报告了浙江省军区与浙江大学红色造反联络站谈判情况,当天下午五点半,林彪同志指示:要把学生的工作,当作群众工作来做,这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不但不应该就这个问题引起军队与学生的对抗,而且应当借这个机会,大力加强和革命学生的团结。处理这个问题的原则要重申以下三条:
      (一)领导同志要挺身而出,同群众见面。既不能躲,也不能压,愈躲愈压愈糟糕。
      (二)对学生提出的正确批评,要诚恳接受、完全接受。自己做错的要坦率进行自我批评。他们合理的要求,凡能做到的,要完全做到。对他们不正确的意见和不合理的要求,要进行解释和教育。
      (三)从头到尾要贯彻对学生热情、友好、耐心的态度。在耐心的问题上,军队上要作出榜样。听了反面的话,绝不能粗暴,发脾气。
      同一天,毛泽东对这个文件批示道:“林彪同志,此件应发到全军营以上各级机关去。”
      1967年1月2日,南京军区政委杜平给省军区打来电话:浙江大学张根生等六人,去年12月30日到达北京,向中央军委告浙江省军区政委龙潜的状,说龙潜干涉地方文化大革命,窝藏省委黑材料和省委负责同志等,军委答复三条:一、你们的革命行动我们坚决支持,你们揭浙江省军区的问题我们欢迎;二、浙江省军区有错误就要认真检查;三、责成南京军区派人到浙江省军区共同商量解决问题。”
      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出关于浙江最近发生事件的决定:浙江省革命造反联合总指挥部最近关于追查黑材料,寻找陈伟达进行谈判,要求当局执行军委三点指示,要求当局将高干子弟交出归案法办等等,所进行的群众斗争是革命的行动,中央予以支持。由于上述斗争不仅为浙江党政军当局所压制,而且引起多次群众斗群众的恶例,特别是一月二十六日事件,又在中央军委上述的决定发表之后,更加不能容许。这样激起革命造反联合总指挥部所属群众,先后进驻军区大院,其责任应主要由浙江省委,部分由军区某些领导人来负。中央对此表示极大关怀。中央对在上述斗争中,一切负伤和受辱的同志,不论事出何处,一律表示同情和慰问。伤的应予治疗,受损失的应予赔偿,如果查出有幕后策动群众斗争群众的主使人应予以严办。为迅速平复这一事态,以利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进行,中央特派南京军区政委杜平同志陪同浙江军区副司令员阮贤榜同志和中共中央办公厅丁钧同志前往杭州,会同浙江省委和浙江革命造反联合总指挥部负责查办此事,及其有关问题,并将结果报告中央批准。
      1967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成立浙江省军事管制委员会。军管会由驻浙江部队负责人组成,龙潜为主任,阮贤榜、曹思明、南萍、陈励耘为副主任。省军管会平息武斗,恢复生产,疏通运输渠道,在动乱的环境下起到了控制局面的作用。但是省军管会在“支左”问题上意见相左,步调各异。南萍、陈励耘指责龙潜和省军区搞“二月逆流”,致使一些群众组织到省军管会驻地大院静坐示威。8月中共中央决定改组浙江省军管会和浙江省军区,南萍被任命为浙江省军管会主任,陈励耘为副主任,龙潜和阮贤榜不再担任军管会领导职务。
      1969年1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解决浙江问题会议,南京军区许世友、杜平、钱钧、省革委会南萍、陈励耘、熊应堂、省军区阮贤榜、李国厚、罗晴涛及陈德先参加了会议,会后阮、李、罗留在北京作检查,后被送到五七干校劳动。
      阮贤榜后担任安徽省军区副司令员。
      1975年,指挥部队参加淮北抗洪抢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7 20: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阮礼军 于 2011-4-27 20:18 编辑

    阮贤榜将军纪念馆:
    http://www.waheaven.com/Memorial/Retrospection/List.aspx?Number=92841724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姓 名: 阮贤榜
    生 辰: 1909年7月
    忌 辰: 2011年04月25日
    墓园地址: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
    纪念馆号: TT928417240
    建 馆 者: ruanyin
    建园时间:2011年04月26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7 20: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访问阮贤榜将军日记
    采访阮贤榜将军,是我们摄制组早已预定的任务。

      阮贤榜,通山人,1908年出生于黄沙镇峰火村,1927年参加革命,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采访他,我们有两个目的,一是节目需要,一是对通山籍革命前辈进行抢救性资料积累。

      今天我们摄制组如期起程赴合肥,早7点从通山出发,沿106国道经阳新至黄石上沪蓉高速,下午三点到达合肥市.随行的将军的侄孙女丽娟来过几次,去年将军百岁时还和家人前来祝寿,所以没费什么周折就找到安徽省军区第三休干所.接待我们的是军休所的徐政委,一位肩扛少校军衔的军官,挺文气的一个人,看了我们的介绍信后很热情地安排我们和将军见面.

      和来合肥前所预见的很多情况不同,到将军家拜访很顺利,经徐政委他们联系,很快我们就和老将军见面了.徐政委特意叮嘱,老首长脾气有点古怪,你们去他家见他,要征得他同意才能采访拍摄,免得引起他的不快而节外生枝.

      老将军的家就在军休所的院子里,是一栋有些年头的两层小楼,大概是七十年代盖的将军楼,虽梢显破旧,但不失那种高干住所的宽绰和威严.徐政委领着我们到门口时,老将军已经在勤务兵的搀扶着迎在客厅了.老将军身材不高,穿着一身蓝布中山装,面像和善,虽已百岁有余,但耳聪目明,思路清楚。寒暄过后让座吩咐倒茶,随即打开话闸。革命斗争是老人家最兴奋的话题,谈到遥远的斗争岁月,老人的脸上泛起了红光,从鄂东南到湘鄂赣边区,从通山阳新到鄂城大冶,几十年的军旅生涯,老将军明显的家乡口音。当我们提出录像的要求时,老人制止了。“革命是毛主席和人民群众的功劳”,老人激动地说,“我不能标榜我个人”。“我个人经历了枪林弹雨,经历了很多政治斗争,和张春桥斗争了多年,自己的身体也经受过三次死神的考验,一次战斗失去右眼,一次是得吸血虫病,一次是直肠癌,都过来了,全靠的是党。现在全国搞科学发展观学习,你们知道这科学发展观来源于什么吗?来源于毛泽东思想!”

      老将军坐在客厅里一把藤椅上,那是把老式藤椅。将军的客厅摆设很简单,除了一台21寸彩电外,就只有几件陈旧的家具,我们坐的是那种木架的皮革弹簧沙发,面前的黄漆木茶几也班驳陈旧。一位40出头的女服务员为我们倒上茶水后退出了客厅,年轻的勤务兵很有素养地站在旁边。徐政委介绍,将军身边工作人员共三人,除以上两位,还有一个专职司机,一台红旗轿车专门为他服务。老人脾气不好,容易激动,三位工作人员经常挨骂,有时吃饭都摔盘子,都习惯了。

      “我兄弟四个,三个参加革命,两个牺牲了,老家就一个侄子,早年我把他带来了部队,准备送他上军校,他不听话,要回去结婚,跑了。”老人显得很气愤。“70年代,我预支一年工资8000多元寄回家,把老房子修好了,前些年,他赌博欠了几千块钱,就把房子拆掉卖了。那是祖宗的家业啊。”看得出来,老人家对家里的侄子是“怒其不争”。对通山,老将军也有些偏见。“通山有很多干部不务实,把扶贫款拉去盖房子,都上了人民日报。”我告诉他,现在家乡变化很大,核电高速都动工了,他说:“那都是国家投资的。”

      同事小李见我们谈得欢,就悄悄地出去把机器拿进来,准备录点同期声画面,刚开机,老人就激动地站起来,摆手制止了。好在有政委和勤务兵解围,否则还要我们抹掉录象。

      拜访很顺利,采访遇到困难。徐政委告诉我们,老将军很固执,作出的决定很难改变,他劝我们先辞别将军家,再图他策。我们便和老人简单地聊了些家乡的话题,就告辞出来了,老人坚持送至大门口,紧紧地握手道别。

      老人右眼失明,左眼白内障。从他浑浊的眼神里,我们看出了一个久别家乡的游子对故土的依恋!表面的怪异也不能掩盖他的内心,谁能理解一位百岁老人对家的思恋呢?

      4月3号

      将军不愿意接受采访,使我们一行有点犯难。

      昨天下午我们离开干休所后回了宾馆休息。干休所的领导,将军的司机和勤务兵都帮我们想办法。将军的司机把我们来访的事情告诉了将军的孙子,叫孙子其实是外甥,也就是他养女的儿子。将军的孙子也40多岁了,是合肥军医大的教授,昨天傍晚刚从北京出差回家,知道这事后也去做爷爷的工作,平时老人很疼爱这个孙子,可为了这事竟将他劈头盖脸骂了一顿,看来采访的难度是出乎意料的大了。

      早上8:30,我们再次来到合肥军区第三干休所。所长政委都在,把情况和我们交流了后建议我们去拜访一下将军的女婿。将军的侄孙女丽娟告诉我们,老人一生未育,抱养了妻子姐姐的女儿,养女是合肥科技大的教授,女婿是合肥军医大的教授,都是70多岁的退休老人了。将军的司机小朱很热心,开车领着我们去拜访胡教授——将军的女婿。这是此次采访最后的希望了。

      开门接见我们的是一位身板硬朗,头发花白的老人。在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后,教授也开朗的笑了:“老将军是这个性格,他平时照相都很少,别说采访了,前年《大将许世友》剧组邀请他当顾问,他都没同意。作为家乡媒体,你们来拍点他的资料,意义非凡,我还是帮你们做做工作吧。”

      我们把带来的反映家乡变化的资料画册送一份给教授,教授很高兴,和我们互流了通信方式,还兴致勃勃地讲述了89年陪老将军回故乡的见闻。

      “你们今天去南京住一晚上,明天听我电话,要是在中午1点以前有消息,你们就来合肥,要是没希望,你们就回家,我会通过其他方式把老将军的资料提供给你们。放心吧!

      胡教授一惯军人的作风让我们感觉塌实。我们几个商量,决定驱车南京,等待消息。

      4月4号

      老阮和小李是我们摄制组的骨干,也是我县小有名气的才子。对这次采访,他们都是信心满满,准备好好地弄点东西的,不想遇到这种意外,都挠腮抓耳,不得其门而入。

      考量半天,我们一致意见是叫将军的侄孙女再次去看看老人家,看能否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丽娟也是犹豫不已,她告诉我们,去年来时,老人因为怪罪她母亲,把他们都轰出来了,过后又叫司机送2000块钱他们,弄得很不愉快。所以我们去将军家时丽娟没露真实身份,说是政府工作人员。我们几个一再做她工作,以亲情动之,才使她鼓起勇气单独去见自己的亲叔公。

      没多会儿,丽娟出来了。司机小朱一起,她已经泪眼婆娑,告诉我们,老人认出她了,紧拉着她的手,激动不已,并要勤务兵拿钱给她,她死活没要,说家里都挺好,不缺钱。老人有问了很多家里的事情,还要留他吃饭,当丽娟提出采访要求时还是遭到拒绝。看来这次注定是一次失败的采访了!

      昨夜大雨,秦淮河边体味别样风情,我和一老一少两个山寨才子领略了卸妆的秦淮河后有找了家小酒馆痛饮一番。今晨起来,接了教授的电话,告诉我们已经预测到的结果。不过老教授还算热心,让我们回家后再和他联系,他负责帮我们弄点照片资料,以弥补缺憾。

      车上高速就没在合肥下了。路经合肥时我不竟回头顾盼,心情难平。

      老将军啊,戎马一生,也已风烛残年,我们千里迢迢,到得了你的身边,为什么就进不了你的心里呢?其实,我从你禁闭心灵的门缝确实窥见了一个富有的世界,但我做了努力,始终打不开这扇关闭多年的大门。

      作为家乡人,或许我们还会来,但那个时候,我坚信老人的灵魂已经回到他一个世纪前出生的那个小山村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27 20:3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