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阮氏宗亲网 返回首页

阮文琼的个人空间 https://home.ruanchina.com/?81674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阮梁公聖佛廟与白沙羅華文小學

热度 1已有 781 次阅读2012-6-11 19:51 |系统分类:商界弄儿| 教育, 白沙, 中心

作者:周澤南

拜讀了少寬前輩刊於625日東方文薈的大作《借廟辦學寶天宮》,深受啟發之餘,亦讓我聯想起白沙羅華小、阮梁公聖佛廟與社區運動的關係;它們在同一空間下體現了現代教育、傳統信仰和未來社區運動相互結合並可借鑒的榜樣。其地方歷史、民間信仰和社區互動的特性為保校行動添加了政治解讀以外更豐富的意涵。

雪蘭莪州白沙羅新村的阮梁公聖佛廟在保衛華文教育與大馬社區運動的歷史上佔據著重要的位置乃不容懷疑。該民間信仰的空間扮演著凝聚社區力量的活動中心角色,為“白沙羅華文小學保留原校,爭取分校委員會”的大本營,還充當臨時校舍,陪將近50名因政府行政偏差而被逼幾乎失學的悻悻學子們,渡過珍貴的學習歲月。由白沙羅新村居民發起及領導的“保留原校”運動,不僅突顯了社區在爭取受教育的權利方面所顯示的魄力,也為大馬社區運動豎立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社區保校運動先鋒

白沙羅華文小學(簡稱白小)佇立在八打靈十七區的山崗已75年。200112日, 設備完好,學生及師資充足的校舍卻被政府鎖上,否決了社區保留原有學校的意願,強迫學生遷移到交通不變的新校舍和其他學校“共校”。雖然村民和涉及的學生 家長一時之間不知所措,卻很快意識到保衛原校,把社區之“根”留住的重要,遂成立了“白小保留原校、爭取分校委員會”,各團體政黨也p1010079紛紛相應村民保校的號召。

不 向強權屈服的家長們在與原校比鄰的阮梁公聖佛廟埕擺了數張圓桌,掛了數塊帆布充當間隔,作為臨時教室。經過長達逾六年的保校行動,雖然原校仍未重開,在村 民和各界社團伋教育人士的熱心支持下,學生們在廟埕以冷氣貨櫃充當課室,學習環境獲得改善,義務教師和熱心教育的人士則率先引進主體教學、戶外生活學習等 重視人本精神及多元智能開發的教育理念,體現了社區與熱心義務工作者群策群力,化危機為契機的創造力與堅忍不拔的精神。

經過一年的風風雨雨,首批原校畢業生在眾人的呵護的祝福下升上中學,標誌著保校運動的初步成果。200112月, 保校運動先後榮獲跨越種族的《馬來西亞人權獎》及像征為華文教育奮鬥的《林連玉精神獎》;無疑是對社區捍衛母語教育的堅持的肯定。隨著諸多團體組織到白小 考察訪問,了解真相后,捍衛白小教育權益漸漸成為社區運動的典範。為基本人權及社區權益的爭取成功吸引了全國各地社區及民眾的支援;馬來同胞、印裔社群、 具社會意識的各族大專院校生等等,先後到白小拜訪考察,或支持、或取經;白小保校運動遂成為深具代表性的全國議題,甚至吸引外國媒體前來訪問報導,令白小 的鬥爭成為國際焦點。從某個角度而言,白沙羅的阮梁公聖佛廟也是有史以來最多各族涉足的大馬華人廟宇。

阮梁公聖佛廟與保校

廟 宇原為多數大馬華裔的社區中心。白沙羅新村社區在廟埕前上演一場又一場波瀾壯闊的保校運動,就是廟宇作為社區活動中心的鐵證。阮梁公廟不但是村民祈福求安 寧的所在地,是策劃與執行保校運動的大本營,也從不間斷的協助華文教育的發展。白小的前身即華僑學校,就是在阮梁廟理事的資助下茁壯的。p1010053

早 年為了發展白小原校,白沙羅社區居民屢次進行義賣籌募建校基金,貫徹團結互助的精神。今天,為了捍衛民族教育,該社區再度發揮群策群力、堅忍不拔的可貴社 區精神。白小原校被關閉后,村里的悻悻學子又不得不重投阮梁聖公廟的懷抱,在廟埕的空調貨櫃里上課,延續教育的香火。因此,稱阮梁公聖佛廟為華文教育堡壘 及社區教育發源地,一點也不言過其實。

當廟里的舞獅團高舉著一幅寫著“保校保廟保華教,為國為民為社區”的聯布時,廟宇與社區的密切關係更是展露無余。阮梁公廟大門直聯寫著:“阮聖英靈千載盛,梁公普照萬家春”,則是神明護國佑民的最恰當寫照

路过

雷人
1

握手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