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阮氏宗亲网 返回首页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正己化人 https://home.ruanchina.com/?105170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诚意正心 立身行道 自利利他 造福社会

日志

《敬惜字纸文》 之一

已有 288 次阅读2014-5-15 11:37 |个人分类:传统文化 造福万世|系统分类:小小百姓| 印光大师, 惜字, 周安士, 四维八德

《敬惜字纸文》

  

敬惜字纸是中国文化传统理念之一。敬惜字纸的传统在宋代已经出现。在过去,写有字的废纸不可随意丢弃、践踏、糊窗封坛、擦拭物品或与其他废物混杂,而需丢入字纸篓,专门收集后焚烧成灰,成为字灰,收集起来;每隔一段时间,便开坛祭造字之仓颉,然后将字灰送至大江大海,称为“送字灰”或“送字纸”。相应地,亦出现了专为焚烧字纸的“惜字塔”,以及专门收集字纸旧书加以焚化的惜字会。 

明清时期开始出现劝人敬惜字纸的劝善书,大多名曰《惜字律》。《惜字律》的主要着眼点是“敬惜”写出或印出的文字,更深一步于劝导人们在写字时要下笔矜慎,不要损害别人。如《文昌帝君惜字律》以及《文昌惜字功过律》、《惜字新编》、《惜字征验录》等。《惜字律》便分“敬字纸功例”和“慢字纸功例”分述惜字纸的善报和怠慢字纸的恶报。《文昌惜字功过律》则分“惜字功律二十四条”及“亵字罪律二十九条”,如“平生偏拾字纸至家,香水浴焚者。万功。增寿一纪。长享富贵。子孙荣贵。”、“生平不轻笔乱写,涂抹好书者。十功。永无凶事。”,“字纸糊窗垫,褙屏表书者。定冤枉不明。”《惜字训》中更有“污一字促寿一日,践一字削禄一朝,千以岁除,万以纪夺,重则子孙全绝,轻则两目皆盲,子女产厄,男子夭折。”

的训戒。之后又有“惜字懈灾”、“埋葬字灰子孙显贵”、“污亵字纸致遭兵燹”等各色事例:著名的有宋人王曾因其父“敬惜字纸十几年”而成宰相之事;还有《西湖二集》第四卷《愚郡守玉殿生春》,讲述宋宰相赵雄少时愚鲁,因靠敬惜字纸而能踏身仕途等等,说明敬惜字纸之重要。 

《礼记·曲礼》中第一句话就是“毋不敬”。在现今物质繁荣的社会,末灾人祸频繁,是因为没有这一个对天地万物“恭敬”的态度。在现代物质繁荣的社会中,字迹、字纸铺天盖地,泛及社会各个层次、各个角落;因为传统文化的断层,人们不知、不懂、不会敬惜字纸,无形中现世折福折寿、来生无知无识、累子孙愚痴邪见——力挽狂澜从敬惜字纸开始。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本书难免有错漏之处,敬请各位大德不吝赐教。 

 

00年四月

 

敬惜字纸

国家颁行惜字律,风调雨顺干戈息; 僧道遍传惜字律,慧眼自明六通出; 富贵人传惜字律,子孙永远受天禄; 孤寡人传惜字律,人人相亲如眷属; 病人遍传惜字律,永久安康疾自除; 贫贱人传惜字律,衣食自然一生足; 公门人传惜字律,逢官近贵皆清吉; 一切发心刊印者,善报昭彰庆有余。

 

普劝敬惜字纸及尊敬经书说

印光大师 

人生世间;所资以成德达才,建功立业,以及一才一艺,养活身家者,皆由文字主持之力,而得成就。字为世间至宝,能使凡者圣,愚者智,贫贱者富贵,疾病者康宁。圣贤道脉,得之于千古,莫不仗字之力。使世无字,则一切事理,皆不成立,而人与禽兽无异矣。既有如是功力,固宜珍重爱惜。窃见今人任意亵(xiè)⑴污,是直以至宝等粪土耳,能不现生折福折寿,来生无知无识乎哉。又,不但有形之字,不可亵污遗弃,而无形文字,更不可亵污遗弃。孝、弟、忠、信、礼、义、廉、耻,若不持之躬行,则成亡八字矣。八字既亡,则生为衣冠禽兽,死堕三途恶道,可不哀哉。 

(摘自《印光法师文钞续篇·卷下》)注:(1)亵:xiè 轻慢,亲近而不庄重。 

“勿弃字纸”

周安士 

人之所以独贵者,以其口之能言也,亦以其手之能书也。手能书,则手亦能言矣。然口之所言,仅闻一室;手之所言,可达万里。口之所言,止于当时;手之所言,可垂后世。口之所言,人以耳听;手之所言,人以目听。口之所言,片时即疲;手之所言,千秋不倦。甚矣!字之有功于人也。世间若无文字,则官吏无以为治,政令无以为凭,岂独家不能家,亦且国不能国矣。人之受恩于字者如此,而谓字纸可轻弃乎?字纸固不可弃,字尤不可弃。不顺乎亲,终身弃去“孝”字。不友于昆,终身弃去“悌”字。如是逐一检点,则字之为我弃者多矣。若夫裹物糊窗,狼籍委置,则所弃者,不过字纸耳。

或疑苍颉(jié)造字,开万古文字之源,但当天为雨粟耳,奈何鬼复夜哭乎?不知世间文字,既有正用,即有邪用。天之雨粟,因正用也。鬼之夜哭,因邪用也。

   摘自清·周安士居士《安士全书》之一《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  

  字为世间至宝,非金、银、珠、玉、爵位可比。以金、银、珠、玉、爵位,皆由字而得;使世无字,则金、银、珠、玉、爵位,亦无由而得矣。字之恩德,说不能尽。敬惜书字,福报甚大。宋朝王文正公之父,极其敬惜字纸。后梦孔夫子以手按其背曰,汝何惜吾字之勤也,当令曾参来汝家受生,显大门户。后生子之名王曾⑴,连中三元,为名宰相没后谥文正公,封沂国公。后世凡科甲连绵,子孙贤善者,悉由先生敬惜书籍,及与字纸中来。

  近世欧风东渐,不但普通人不知敬惜书籍字纸,即读书儒士,亦不恭敬书籍,及与字纸。或置书于坐榻,或以书作枕头。或大怒而掷书于地,或抽解⑵而犹看诗书。不但大小便后,概不洗手,即夜与妇宿,晨起读书,亦不洗手。每每以字纸揩试器物,犹以敬惜为名而焚化之。故致普通人无所取法,而垃圾里,茅厕中,街头巷尾,无处不是字纸遍地。舟车行人,每以报纸铺坐处。出外妇女,率用报纸包鞋袜。种种亵渎,不堪枚举。以故天灾人祸,相继降作,皆由亵渎天地间之至宝所致。不知此字纸中,皆有天地日月之字,圣贤经书之文。以此种至极尊贵之物,视同粪土,能不折福寿而现受其殃,贻(yí)⑶子孙以愚劣之报乎。

  吾师前文,已包括其大致。犹恐举一而不悉反三,故又择其人所易忽者重言之。以期有心世道之人,辗转劝人,同皆敬惜书字。则福寿康宁,现身获萁畴(qí chóu)⑷之五福⑸。聪明睿(ruì)智⑹,后裔(yì)⑺纳伊训之百祥矣。 (陈先善述)

 注:(1) 王曾,青州益都(今山东益都)人,字孝先。生于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卒于宋仁宗景祐五年(1038)。宋真宗咸平中(9981003)取解试、省试、殿试皆第一,成为科举史上连中“三元”的状元。王曾(后封为沂国公)中了状元后,回到家乡青州去。府官听说王曾回家,就命令老百姓吹奏着乐器到城外迎接。王曾听到这个消息,就换了衣服,骑了小驴子从别的城门进城。很快就来拜见府官,府官吃惊地说:“听说您来,已派人出城迎候,守门官还没来报告,您怎么就到这里了?”王曾回答说:“我侥幸得了个状元,怎么敢惊动大人和父老前来欢迎?您这样做是增加我的过失,所以,我改换姓名,瞒过欢迎的人群和守门官直接来拜见您。”府官不由赞叹地说: 您称得上是个真正的状元公啊!” 王曾端厚持重,眉目如画。在朝为官,进退有礼,平时寡言少笑。王曾为相,进退人士都不让外人知道。名相范仲淹对王曾说:“公开地任用贤人名士是宰相的职责,您德高望重,惟缺这一点。”王曾答道:“作为执政大臣,把恩赏全揽到自己身上,那怨恨归谁呢?”范仲淹叹服,时人称他为贤相。(2)抽解:解大小便。(3) 贻:yí,遗留,留下。(4)萁畴:萁,qí豆秸,豆茎也。畴,通酬chóu,报酬,酬答。(5)五福:《书经·洪范》上所记载的五福是:“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寿:即寿数、长寿;富:指富贵;康宁:身体健康,一生无病无痛;攸好德:爱好、喜爱德行;“攸”字又作“修”字,即修养美好的德行;考终命:不会遭遇天灾横祸,能得善终,安祥离世。 (6)睿智:ruì zhì,见识卓越,富有远见,聪慧;明智。(7) 后裔:裔yì。指已死去的人的子孙;后代子孙。

 仓颉(jié)造字的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苍茫大地之中,出现了人类;大约在一百万年前,人们开始学习种植作物、饲养牲畜,文明也随之出现,从此人类的生活愈来愈丰富,文明的发展也就愈来愈快速,而文字的形成正是社会发展进入文明的重要标志。一谈到中国文字的起源,流传最广的是仓颉造字的传说。

  据考证,仓颉,号史皇氏,是轩辕黄帝的史官。史书记载,仓颉面长四目,天生睿德,常观奎星圆曲之势,察鸟兽蹄远之迹,依其类像之形首创文字,革除当时结绳记事之陋,开创文明之基,被尊奉为“文祖仓颉”。

  《淮南子口本经训》上有记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传说当仓颉完成造字工作,正是夜深人静之时,忽然天崩地裂般轰隆一声,天空哗啦哗啦地下起大雨,但是落下的并不是雨滴,而是一粒粒的小米;四面八方也传来哭泣的声音,原来是鬼怪们

正在哭嚎,伤心不已。这个故事说明,由于文字的出现,知识的传播更为便利,许多经验知识得到保存累积,变得更精深、博大,其中当然也包含了生产知识也就越来越有效、发达,故用“天雨粟”来形容文字对生产的贡献;至于“鬼夜哭”,因鬼怪无法再愚弄人们、为所欲为,故有之说。

由于仓颉综合各类古字,归纳系统再创造,使得中国文化演进史快速发展,推动了中国文化的渊博,因此仓颉可说是中华文化千年丰功伟业的一大功臣。我们很难想象,如果没有文字,那将会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返回顶部